近日,經過業(yè)主的多輪篩選,DAO陸道股份BIM設計中心憑借優(yōu)秀的技術實力脫穎而出,正式與廣州穗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廣州國際金融城匯金中心BIM技術服務合同,服務內容包括設計校審、管線綜合、碰撞檢測,凈空優(yōu)化、BIM培訓等革新性技術在項目中的全面應用。

陸道BIM服務項目:廣州國際金融城超高層地標
世茂廣州國際金融城匯金中心宗地為廣州金融城起步區(qū)A003地塊,由世茂集團、合景泰富、華潤置地三方聯(lián)合開發(fā)。“匯金中心”位于國際金融城景觀中軸東側,一線臨黃埔大道,是金融城三大地標項目之一。
承接珠江新城發(fā)展優(yōu)勢的國際金融城,其高起點、高投入的規(guī)劃及政府力度向來備受市場關注。據政府相關規(guī)劃文件顯示,國際金融城定位為“中國華爾街”,將承載廣州產業(yè)升級、高端金融產業(yè)發(fā)展、吸納跨國泛金融企業(yè)總部進駐的核心區(qū)域,并計劃于2016年初步建設成型。
目前,國際金融城起步區(qū)已于2013年相繼拍出多塊用地,而位于金融城起步區(qū)門戶地段,緊鄰景觀中軸門戶及金融城交通樞紐的匯金中心,將成為國際金融城首個面市的項目。
本項目由辦公及商業(yè)兩大功能部分構成。其中超高層辦公塔樓為69層,A棟塔樓主體建筑檐口高度為320米。塔樓部分裙房商業(yè)三層,建筑檐口高度為24米。獨立商業(yè)為三層商業(yè),建筑檐口為24米。該項目總地上建筑面積為30.98萬平方米。
項目背景:項目工期非常緊,本身的機電管線比較復雜,層高受限,凈高要求高;在面臨如此眾多的難題下,如何能快速給出凈高信息,讓客戶提前決策?如何和廣州本地設計院配合完成圖紙深化工作?如何能在時間緊的情況下保證成果質量?DAO陸道股份BIM設計中心憑借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精湛的BIM技術經驗為客戶提供了超出預想的技術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并入選世茂集團BIM設計資源庫。
DAO陸道股份致力于采用BIM技術為客戶帶來省時、省力、省錢的項目成果。BIM的可視性,協(xié)調性,模擬性、優(yōu)化性、可出圖性、造價可控,工期管控這些顯著的特點, 徹底改善了項目的易建性、計劃性和預算的控制, 以及整個建筑生命周期的管理, 能幫業(yè)主顯著節(jié)約成本、縮短工期、提高效率,提高質量、低碳營建。
陸道BIM設計中心堅持“BIM是基本國策”戰(zhàn)略高度,集中公司各個專業(yè)的技術精英,融合了由專業(yè)設計人員和BIM技術人員組成的BIM設計團隊。秉承“設計和BIM一體化”理念,并堅持把這一理念貫穿設計之中,DAO在BIM的推廣和運用方面,走在行業(yè)的前端,旨在引領設計行業(yè)新趨勢。
陸道BIM設計中心以服務甲方、建設單位為導向,配合設計院、施工單位解決各階段一些潛在、無法預知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制定工作計劃;
2)落實甲方,設計方,業(yè)主方BIM培訓計劃;
3) 各專業(yè)分工,明確任務;
4)確定模型精度標準(LOD),進行模型搭建工作,確保各階段模型深度的標準要求;
5)設備專業(yè)顏色布置方案;
6)制定管線優(yōu)化標準;
7)深化圖紙,優(yōu)化管線,調整凈高;
8)局部難點提出設計修改方案以達到凈高要求;
9)圖紙優(yōu)化完成后分專業(yè)出圖供甲方和設計院決策;
10)提交最終BIM成果給甲方和施工單位。
BIM在項目中的典型應用
1、設計校審:三維建模是BIM的基礎,將傳統(tǒng)的二維設計轉化為三維模型構件的過程本身就是查找錯誤和優(yōu)化設計的一個過程。借助于BIM模型可以幫助設計師校審設計圖紙,避免將設計中的錯誤流入施工階段,避免造成大量的設計變更和施工延期。
設計修改前
設計修改后
2、信息決策:傳統(tǒng)的二維設計無法把信息加入建筑構件中,BIM正好彌補了這一缺失;數據獲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每一個參與方;BIM的信息優(yōu)勢可以幫助有效提供和傳遞信息,協(xié)助客戶提前決策,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
3、沖突檢測:沖突檢測是BIM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BIM建模過程中,實際上并不是對著一個單一的模型進行工作的。每個學科都會產生一個模型,不管是結構專業(yè),機電專業(yè),還是幕墻專業(yè)等,都會產生一個區(qū)別于建筑原始模型模型。研究發(fā)現,在每個項目中,每一個經過甄別并解決的沖突問題可以節(jié)省17000美元的費用。
綜合前碰撞navis統(tǒng)計
綜合后碰撞navis統(tǒng)計
通常來說,設計中有兩種類型的沖突:硬沖突(Hard clash),軟沖突/間隙沖突(Soft Clash/Clearance Clash)。
硬沖突:當兩個物件占用相同的空間位置時,就會發(fā)生硬沖突。例如,梁的位置如果和管道布置的位置一致,就會產生硬沖突。因為建筑信息是被植入在BIM模型中的,所以硬沖突的檢測可以利用幾何信息作為基礎的檢測算法。所以,基于幾何信息的碰撞檢測會把類似于嵌入式天花燈,或管道穿過墻壁這類不是問題的碰撞都當做問題給標示出來。另一方面,如果沖突檢測的規(guī)則是基于嵌入式對象,那么便可以減少這類一般性的錯誤。所以,建模精度和選擇集的合理性可以提高碰撞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這一點,在BIM模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軟沖突:在工程中,很多物件是需要一些外擴空間的,這些外擴空間可以是保溫空間、安裝空間、維護空間或用來保證安全的空間等等。這些空間如果無法滿足,會造成軟沖突。有些軟件已經實現了對于軟沖突的檢測功能,它可以通過一些自定義的選項來實現對建筑規(guī)范的滿足,并用來檢測“軟沖突”。
未添加保溫層
添加保溫層之后
4、凈空優(yōu)化:對建筑物最終的豎向設計空間進行檢測分析,并且給出最大的凈空高度。 我們盡量將管線位置在合理條件下提高,以保證能留下盡可能大的凈高。在各管線布置密集的部位截取關鍵點,生成機電管線剖面布置圖,在機電管線綜合平面的基礎上能夠一目了然的呈現管線及設備密集的部位,綜合判斷空間凈高所能達到的高度。
走道上空管線排布
走道上空管線排布
5、預留洞口:應用BIM技術在結構專業(yè)前期建模中把預留洞口作為重要的工作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其嚴謹性牽涉到與機電專業(yè)的配合。項目中對模型進行預留洞口出圖工作,并根據模型進行設備管線與結構預留洞口之間的校核工作,找出問題點。提交設計單位進行修改、確保設備管線能準確定位到預留洞口中,把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BIM模型中。下圖為結構預留洞口的三維模型,可以清楚直觀地找到預留位置、孔洞形狀和所屬關系。
